回调幅度较大,又是一片恐慌声。
散户的恐慌声,几乎每一次都夹杂着混乱的恐慌理由,而混乱的恐慌理由,又会驱使散户做出混乱的决策行为。
比如,今天A股发生较大回调,部分散户事后归因于两个理由:
一是原油暴跌,昨天和前天两个交易日,国际油价大跌了17%;二是上海又有了小规模疫情,导致部分基金经理的砸盘。
这两个理由,都是散户事后恐慌衍生出的理由,都是非客观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原油暴跌,这对经济是利好,对制造业企业的预期业绩尤其是利好,这怎么可能是利空因素呢。
至于上海小规模疫情,这其实是正常的,只要疫情没有彻底结束,小规模疫情的偶发是不会断的,A股对此已经有适应能力了,比如上周安徽泗县和无锡疫情数量更多。
散户的恐慌,往往是因为恐慌而发生更大的恐慌,继而产生恐慌式的行动——比如,明天或后天,如果再发生一次较大回调,许多散户可能是砍仓了。
事实上,今天的较大回调,很正常,涨多了,部分资金有获利回吐的需求,比如,我周一就减了15%左右的仓位。
有些散户却是恐慌的。
散户的恐慌,归根到底是因为恐慌而恐慌,因为没有逻辑而恐慌。
真正成熟的投资者,其实心里甚少有恐慌或狂喜,一切都按预设核心逻辑而行走,预设核心逻辑不变,则不动或少动,预设核心逻辑大变,则大动。
我今天想再讲讲逻辑,并讨论事后实相与事前虚相。
先说事后实相。
比如,事后实相→恐慌→恐慌理由控制大脑中枢→进一步恐慌→减仓
同样,事后实相→乐观→乐观理由控制大脑中枢→进一步乐观→加仓
这种基于事后实相而形成的情绪传导,其实就是我讲的“基于当下,决策当下”,这是部分投资终其数年、乃至十年,都无法纠正的投资误区。
而在这种情绪传导之下的操作,太过短期的对错无从评估,中长期下来,必然失误连连、而且基本都是大失误。
因为,这种基于事后实相而形成的情绪,本身就是被控制的、被操纵的,你丧失了情绪的自我管理,还何谈跑赢市场。
讲了事后实相,再讲事前虚相。
这里,有必要简要说明一下事后实相与事前虚相的区别。
所谓事后实相,是眼见为实,是已经事实发生的,比如,股市已经跌了,公司财务发布业绩很差等等。
所谓事前虚相,是看不到的,但又对即将发生的事实起决定性作用的虚拟意志,比如,基于几大核心逻辑预判股市即将下跌或股市即将大涨,或预判即将发布的公司财务业绩向好或业绩向差。
或者,再举一个更形象的比方,如果事后实相是苹果砸下来了,那么事前虚相就是牛顿力学。
事前虚相,本质就是基于核心逻辑推导而形成的意志力。
只要核心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事物发展的趋势走向就不会发生变化。
比如,5月上旬、5月下旬和6月下旬A股发生短暂回调,这在当时的具体时间点,是已经发生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后实相——有些投资者,就是基于事后实相,在其时进行减仓甚至清仓处理。
但如果基于事前虚相,基于核心逻辑推导,在上述三次短暂回调发生时,我们更应该做的,其实不是减仓或清仓,而是加仓再加仓。
我记得,在上述三次短暂回调发生时,我几乎都做了明确提示——不要慌,每一次回调都是加仓的良机。
只要核心逻辑没有发生变化,股市向上的趋势走向就不会发生变化。
今天A股同样发生较大回调、甚至接下来还会偶尔出现。
我们同样要叩问,支撑A股向上的核心逻辑发生变化没有?只要核心逻辑没有发生变化,支撑其向上的意志力就不会改变。
我认为核心逻辑依然没有发生变化,支撑A股向上的核心逻辑,至少目前还没有被股市上涨完全透支。
只在目前的点位上,连续上涨之后,板块切换会加剧,部分受压制的板块,可能很快爆发,部分已大涨的板块,可能很快走衰——自然,对板块切换的预判,也是要基于事前虚相、而不是基于事后实相。
一切的实相,在成为实相的那一刻起,其实就已经失去了过多思考的价值。
最近我的写作,有点偏逻辑了,有些读者会读起来太累甚至读不懂。
没有办法,我就是想用更逻辑性的表述,来敲打我们部分读者,来劝他们离开股市,多数人其实是不适合做主动投资的——因为,多数人是没有逻辑习惯的,甚至是没有基本逻辑能力的。
主动投资本身,就是一场事关数字的金融游戏,是概率与赔率的平衡游戏。
既然事关数字,事关概率与赔率,没有逻辑还怎么参与?那还怎么跑赢市场?
配资公司平台提供的配资交易服务最好是根据配资用户的需求来量身打造的,毕竟,客户才是配资公司的最终收入来源。如果没有成交量的配资平台,也是难以支撑下去的,所以,投资者选择正规的人气活跃的配资公司更加有保障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牛观点
涵乔财富2024-01-11
勇气低了 不然 战神遗迹就该尝试 服务型运营逻辑 而不是逼氪上半年还在老思维中执行力慢了 新产品还是出现断层问题要到明年才是5-10款产品的发行规模其他还好 愿景肯定是更赚钱完美世界的研发投入还是很大的像吉比特的高分红 都属于压榨研发投入 在周期性游戏股中 我不算太看好 而且产品数量上还是依赖代理 自研产品看运气其实能提前搭建中台 有子公司给核心制作人与员工股份激励 上市公司股票激励计划 这类前提下 也不算太差就是逼氪运营模式 这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