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证1000股指期货及期权就将上市,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中证1000指数就成为了市场的关注点。对此,开源证券张弛认为,中证1000是小盘股的代表,具备估值优势,且偏成长与周期风格,且更符合“新经济”动能的切换方向。随着中证1000中“第一类&第二类”公司占比继续上升,将有望长期受益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充分享受以“新半军”为代表的成长制造业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率及其GDP结构占比“双升”的时代机遇。
以下为原文报告:
中证1000:兼备成长和周期双重属性
中证1000指数是选取中证800指数样本股以外的规模偏小且流动性较好的1000只股票,与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形成互补。和沪深300相比,中证1000指数具有什么特点呢?
以小盘股为代表的中证1000更具估值优势
截止2022年7月15日,中证1000成分股市值平均为120亿元,中位数为97亿元,其中市值在200亿以下的成分股占比达83%,400亿以下的成分股占比高达94%;相比之下,沪深300成分股市值平均为1681亿元,中位数为945亿元,其中市值在400亿以上的成分股占比达90%。期间,中证1000是小盘股的代表,相比大盘股代表的沪深300更具备估值优势:沪深300交易PEttm18x,尚处于近十年12x的均线附近;然而,中证1000交易PEttm30.3x,则处于中证1000指数发布以来1倍标准差下限约23x水平,且实际估值分位数已降至11%的历史底部水平。
中证1000偏成长与周期风格,且更符合“新经济”动能的切换方向
截止7月15日,中证1000成分中成长与周期风格占比分别高达23%和50.8%。相比之下,沪深300风格则更偏向于周期与金融,占比分别为38%和28%。从具体细分行业比较来看,中证1000成分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等“新经济”代表的方向,占比合计高达38%,创新属性凸显。其中,“新半军1”占比就达13%,相比2015年初明显提升了9pct。相比之下,沪深300成分则主要分布在银行、食品饮料和非银金融,占比合计已达32%,而其分布在“新经济”领域,包括: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和通信的合计占比仅有26%。这意味着:一方面,中证1000更为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向,将受益于细分领域的景气趋势向上;另一方面,中证1000“新半军”占比趋于上升或将进一步打开该指数“新经济”占比空间,有望备受机构资金青睐。
沪深300PE尚处于12x均线附近
中证1000PE处于指数发布以来1倍标准差下限附近
表中证1000成分股的市值主要分布在400亿以下
相比沪深300,中证1000成分股市值的均值和中位数均较小
沪深300:周期和金融占比较高
中证1000:偏向于成长和周期
沪深300:成分集中分布在金融和消费领域
中证1000:主要分布在新经济领域
以史为鉴,三情形刻画中证1000占优条件
由于中证1000指数是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所以我们以2005年为起点,采用“中证1000指数收盘价/沪深300指数收盘价”复盘2005年以来中证1000相对沪深300的历史走势。期间,中证1000跑赢沪深300的主要时间区间包括:“2008年11月~2010年11月”、“2013年2月~2014年10月”、“2015年1月~2015年6月”和“2021年2月~2021年11月”。具体分析如下: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中证1000指数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近188pct,究其原因:中证1000受益于周期盈利弹性,“量价齐升”下周期板块盈利占优,包括:一方面,经济复苏周期叠加“PPI%-CPI%”差值扩张,即周期“涨价逻辑”;另一方面,信用持续下沉,推动中小周期企业产能、产出扩张,即周期“放量逻辑”。期间,周期板块盈利弹性最高达145pct。中证1000受益于成长盈利弹性,2009-2010年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带动消费电子的兴起,成长板块盈利增速快速反弹。期间,成长板块盈利弹性最高达88pct。估值受益于宏观流动性明显回升呈现扩张趋势。
2013年2月~2014年10月,中证1000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77pct,究其原因:中证1000受益于周期盈利弹性,推动盈利较快增长。经济弱复苏叠加“PPI%-CPI%”负剪刀差趋于收窄,有利于周期盈利弹性回升。期间,周期板块盈利弹性为21pct。中证1000受益于成长的科技迭代,科技产业升级提振成长企业盈利表现。恰逢3G向4G升级,智能手机普及带动“互联网+”概念的兴起,成长风格盈利明显占优。期间,成长板块盈利弹性为17pct,均超过消费板块和金融板块的盈利弹性,分别为12pct、-3pct。
2015年1月~2015年6月,中证1000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近92pct,究其原因:中证1000受益于流动性明显上升,“中证1000PE/沪深300PE”呈现上升趋势,显示中证1000更具备估值弹性。事实上,中证1000估值扩张幅度最高达157pct,远超沪深300的47pct。期间,货币政策自2014年11月降息以来处于持续宽松态势,分别4次降息和调降存款准备金率。
2021年2月~2021年11月,中证1000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近44pct,究其原因:中证1000受益于周期与成长交融的时代,盈利弹性明显释放:一方面,在疫情后周期背景下,国内经济加快复苏,信用持续下沉,有利于推动顺周期的中小型企业扩张产能及产出;另一方面,“PPI%-CPI%”差值明显扩张,尤其对于具备成长属性的制造业,例如:“新半军”更因其下游需求旺盛,供不应求而导致上游能源金属等材料价格显著上涨,最终实现“量价齐升”。中证1000盈利贡献幅度远超其估值调整幅度。期间,国内流动性趋于收紧,市场估值普遍承压。中证1000指数盈利贡献高达34%,远超其估值调整幅度5%;而沪深300则不仅盈利贡献偏低,且其估值较贵导致调整幅度高达20%,最终录得-9%下跌。
综上,复盘历史,中证1000相对沪深300“跑赢”,往往基于以下三类情形:国内经济向好叠加流动性剩余扩张,盈利及估值均受益于较高弹性;国内经济向好叠加科技驱动,其中,周期风格受益于盈利驱动,而成长风格更是“戴维斯双击”;估值贡献>盈利贡献;盈利贡献>估值贡献。否则,参考2016~2017年美国加息周期期间,即便国内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正向贡献;但由于当时中证1000估值较贵导致PE调整幅度高达63%,从而拖累其最终表现弱于沪深300。
2005年以来,中证1000“跑赢”沪深300共包括四个阶段
2009~2021年中证1000表现相对占优共包括四个阶段
中证1000占优阶段通常对应经济复苏
1企业盈利通常呈现改善趋势
1中证1000占优阶段通常对应PPI上行阶段
1中证1000占优阶段通常对应营收增速上行
1中证1000占优阶段通常利润增速也占优
1中证1000相比沪深300更具备估值弹性
1中证1000占优往往对应成长和周期盈利占优
12016~2018年美国加息周期,流动性明显收紧
短看“戴维斯双击”,长看国内经济结构转型
站在当下时点,我们如何看待中证1000的投资价值呢?
2022H2中证1000或大概率“跑赢”沪深300,有望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主要基于两类逻辑支撑:
一方面宏观经济基本面或趋于改善,中证1000将受益于顺周期“量价齐升”。随着2022Q2国内“经济底”得到确认,我们观察2022H1数据显示:PPI两年复合增速的向下拐点确认;M1明显回升至8%;中长期企业信贷明显收窄15pct至-0%;工业用电连续两个月回升。这意味着:随着成本端回落,中下游制造业毛利率改善将有望带动企业生产、投资意愿回升,从而实现国内经济的“量增”逻辑。我们预计伴随着中长期信贷转正、扩张,最快2022Q4PPI将有望再次企稳回升,进一步实现企业“价涨”逻辑。无论从未来国内经济复苏、信用下沉,还是从顺周期行业“量价齐升”的角度考虑,均符合上文所述的中证1000受益的三类情形之事实上,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2年中证1000的EPS预增约55%,2年CAGR为68%,均远胜于同期沪深300约22%的预期增速及11%的2年CAGR水平。
另一方面站在流动性剩余复苏的初期,中证1000亦将受益于估值的弹性与空间。基于我们此前“看A股阶段性反弹”系列报告中的结论,我们站在流动性复苏的初期,海外流动性收紧掣肘影响边际减弱,国内流动性剩余仍将继续扩张,包括:防范地产风险或贯穿2022H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企业生产意愿增强或推升M1继续回升;随着企业资金周转持续改善,预计短融仍将继续下行,将对A股市场流动性剩余注入更多增量;美国“滞胀”渐行渐近,其长端利率上行或大概率出现钝化,即海外流动性收紧对于国内A股流动性冲击或边际减弱。显然,2022H2就流动性而言,亦符合前文所述的利好中证1000估值弹性的条件。考虑到前文所述中证1000相比沪深300更具备估值优势,意味着其估值上升的空间亦无需担忧。
中证1000有望长期享受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时代机遇。基于报告《实现长期稳健投资回报的基石:配置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核心结论:未来十年国内经济转的方向将是高附加价值产业,包括:第一类&第二类所属行业占GDP比重将有望趋于上行,从而带来行业较快增长与景气度持续向上。根据测算,截至于2022年7月15日止,中证1000中属于第一类&第二类行业的总市值占比已由2015年初的19%提升至接近1/3的较高水平。这意味着,随着中证1000中“第一类&第二类”公司占比继续上升,将有望长期受益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充分享受以“新半军”为代表的成长制造业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率及其GDP结构占比“双升”的时代机遇。
12022-2023年中证1000的EPS预测较优
12022-2023年中证1000或更具备盈利弹性
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
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反复;工业用电回升低于预期;人民币汇率趋于贬值;历史经验具有一定局限性。
投资者在线配资炒股时,务必要在动荡的股市中谨慎操作,确保资金安全。其实涨停板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获得好盈利的机会,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操盘技术,这样才可以谨慎避免亏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牛观点